Monday, November 22, 2010

依恋理论(转载)

广受尊崇的陈忻博士是儿童心理学专家,在儿童教育儿童心理等方面多有著作。
这是陈博士的博客和个人网站:http://www.infantcute.com/
看到这篇关于依恋理论的文章,深受启发特转载于此,跟大家分享。
原文链接在此:
http://www.infantcute.com/?action-viewnews-itemid-75

###版权声明:一切版权归陈博士所有。转载或引用请咨询陈博士,谢谢!###

依恋理论
www.infantcute.com  陈忻  
  依恋理论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


理论简介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 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 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 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 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 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 自己的幼猴。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 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而依恋理论则 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 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 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母亲和孩子在一起。
  5.母亲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6.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7.母亲返回,与孩子重聚。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8.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量。
  9.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依恋风格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
  按照理论,当知道存在一个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儿童能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提供 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还认为母亲的支持有用,这使儿童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 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另有人指出,还存在影响儿童依恋的其它决定性因素,并且,父母的 行为也会受到儿童行为的影响。
  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抵抗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亦如此。母亲的离开会使儿童极端沮丧。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但会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抵抗。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母亲的这种养育风格: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即,儿童的需要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并且有时,更多是通过双亲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
  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母亲。
  还存在第四种类型,即所谓的紊乱依恋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抵抗和回避风格虽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们仍是应付世界的策略。而紊乱依恋型儿童把照看 者体验为既受到惊吓、又吓人。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因而儿童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如果儿童借助照看者来反映、理解自己,紊乱儿童就是在观看破 裂为无数碎片的镜子。这比后天无助更严重,因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
  基于Bowlby Ainsworth的工作,其他研究者在成年人与恋爱伴侣及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安全依恋的人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自 信地各自独立活动。焦虑矛盾依恋风格的人会因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回 避依恋风格的人难以与他人亲近。他们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
  依恋模式通常形成于婴儿期。有观点认为,成年人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反映着他们与母亲的依恋风格。

原文链接在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